调查显示,2013、2014、2015三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分别为2.3%、2.9%、3%,远低于美国大学毕业生20%创业的比例。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都不怎么高,更别说在校大学生了。在校大学生创业积极性不高,一个重要原因是担心影响学业。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以学分制为基础,推进弹性学制,是各国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成熟经验。此次新规出台,将更多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大学生创业的环境更加宽松,无疑将激发更多大学生自主创业。但落实好这个新政策,配套措施得跟上。
休学创业需要增加“营养”。实行弹性学制,决不意味着号召大学生都休学创业。休学创业不是停止学习,不能成为学生在学业上偷懒的借口,更不能影响人才培养的含金量。从大学生来说,目前的知识储备和对社会的认识还不够,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还有很多,如果仅凭一腔热情去创业,很可能创业不成还耽误学业。面对大环境的改变,高校应加快深层次的教学改革、教育管理改革,既不能降低对学业水平的要求,也要创新学生日常考核机制。在尊重学生自主选择权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引导学生处理好学业与创业的关系,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引导并帮助学生理性创业。
休学创业需要搭建“平台”。随着大学生创业示范效应日益明显,其对解决就业压力、推动产业升级、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但大学生创业不能无目的、无方向、无依托,高校和相关部门要及时为大学生创业搭建更好的平台,除了完善系统化创业教育体系和创业评价体系,政府、学校、市场等多方面应加强合作,积极为大学生创业搭建孵化平台,提供政策、金融等支持,合力“扶上马”,再协力“送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