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访中,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县委书记刘建昱、西宁市城西区委书记刘浩年、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县长马维忠三名代表一致认为:习总书记“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和省委“四个转变”治青理政新思路,凸显了宏观与微观共同把脉问政的特点,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情怀,将把“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和“四个转变”作为当前及今后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持续推进生态建设、民族团结、经济发展,不断改善民计民生,全面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刘建昱说:“省委提出的‘四个转变’ 治青理政新思路,犹如‘指南针’,为推进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落实好‘四个转变’,化隆各项事业就能插上腾飞之翼。精准扶贫脱贫是第一民生工程,直接关系到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坚持把‘输血’与‘造血’有机结合起来,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化隆实际的精准脱贫路子。作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83.44%比重的自治县来说,认真贯彻‘从人口小省向民族团结进步大省的转变’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将化隆打造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为全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大省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刘建昱表示,要进一步做好精准脱贫“回头看”工作,力争按期高标准完成脱贫任务。抓紧完成全年脱贫工作程序报批等工作,将政策机遇转化为发展的内生动力,将自身的优势提升为发展的源头活力,利用国家开发银行青海省分行对化隆县扶贫开发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整合各类涉农资金,积极启动产业到户项目,实现基础设施建设全覆盖,并提前疏理好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
引导组建10个“合作社+农户”模式的种养殖服务合作社,鼓励更多贫困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外出务工;全力推进“带薪在岗实训+创业”计划,2017年计划合作开办20个“扶贫拉面店”,42个贫困村的20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扶贫拉面店”开展“带薪在岗实训+创业”培训,计划利用4年时间,使贫困村实现“百村百店”的目标,增加群众入股型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使“带薪在岗实训+创业”不断提档升级并延伸产业链。
“两会”期间,省委书记王国生和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王建军分别到西宁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对西宁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为深入贯彻“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落实“四个转变” 治青理政新思路,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幸福西宁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
刘浩年表示,将进一步认真领会王国生书记、王建军代省长讲话精神,认真研读“四个转变”治青理政新思路,更加自觉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牢记“两个绝对”,坚决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鼓足拼劲、锻造本领,撸起袖子加油干,“跳起来摘桃子”,努力为西宁市、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谈到下一步的打算,刘浩年告诉记者,城西区要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绿色发展样板城区建设,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进一步强化主体功能定位,加快优化空间开发格局。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结构优化、业态创新,实现绿色崛起;精准对接国家和省市投资导向,统筹好政策、项目、资金等要素,大力推进“双核四轴三带”产业发展布局,把产业转型和城区转型结合起来,全力实施产业兴城、产城融合发展战略;持续把金融业“蛋糕”在西区做大做丰盛,为打造全省现代金融中心奠定坚实基础;坚持“民生利区”的发展理念,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把80%以上的财政资金用于民生支出。
“省委提出的‘四个转变’ 治青理政新思路,必将成为我们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今年,民和县要在完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着力扶持壮大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马维忠告诉记者。
马维忠说,精准扶贫不仅是海东市的一号民生工程,也是民和县的首要民生任务。目前,民和县创建了马铃薯、花椒、枸杞、黄芪、娃娃菜等特色产业村74个,种植面积达0.48万公顷。发展了一批枸杞、饲草、中藏药材等附加值较高的“一村一品”产业。依托2.67万公顷全膜玉米产生的丰富饲草料资源,大力推进家庭牧场建设,在种养结合方面探索出了一条贫困山区脱贫致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成功路子。
马维忠表示,扶贫的核心问题是产业培育,民和县在农业生产中已探索出农畜联动、草畜结合的新路径,年生产饲料达到160万吨,但秸秆饲草转化率不高。民和县将灵活制定扶贫产业园资金与农户联带和量化入股政策,有效提高资金使用率。同时,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扩大扶贫贷款规模和发放范围,加大基准利率贴息补助。大力推广农村惠普金融,对贫困户开展银行贷款授信,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特色产业。
此外,加大以分布式电站为主的光伏扶贫支持倾斜力度,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给予贫困户淘宝合伙人适当补贴。注重劳务培训的市场针对性,提高农村劳动力市场适应性,有效增加劳务收入。同时树立劳务品牌,把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点放在劳务输出品牌建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