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大邱“药令门”药材集市
韩网专稿:据大公健康报道,虽说这些年我多次到过韩国,不知为何,对这个国度,反而觉得越来越陌生了。第一次到韩国是在1994年,那时街上汉字随处可见,乘车无需问人。当时我在日本工作,与韩国同行藉以沟通的语言是日语。20年过去,现在韩国的年轻人中讲日语者已不像以前那样普及。街牌上汉字已经很少,连首都的名字都从汉城变成了首尔。虽然社会在日新月异地发生变化,但历史是不可更改的,传统医药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就让我从传统医药入手,来说说韩国吧。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韩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的国策,现在韩国成为世界上生育率最低的国家之一。为了避免劳动力不足,韩国政府现已经调整政策,改为鼓励生育。二十一世纪,随老年化社会的到来,韩国的医药市场正在从合成药转向天然药,医疗模式从治疗转向预防,传统医药领域再次受到青睐。
回顾亚洲传统医药的发展,日、韩传统医学均源自于中国传统医学。此后,各自在发展过程中,又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因此,三个国家的传统医学可以概括为同源异流,同干异枝。
《东医宝鑑》
歷史上的韩国传统医学就是中医学。在韩国,自许浚所著《东医宝鑑》问世后,韩国传统医学易名为东医学,日据时期又跟随日本改称为汉(方)医学,如今流行称之为韩医学(Korean Oriental Medicine)。
韩国非常重视传统医学,其正规的传统医学高等教育始于1948年,早于中国内地(1956年)和台湾(1966年)。韩国的行政区规划共有11个省(道)级建制,每省都建有一所韩医药大学,目前均为私立大学。在韩国,如要入读韩医药大学,入学成绩要求很高,只有成绩位列前0.5%-1%的尖子才有可能入读。
韩国的传统医药教育中,医学生学制为六年(前两年是基础课),现也有学校开始主张同欧美一样改为4+4模式。药学现为四年,但有改为六年的趋势。此外还有硕士、博士研究生课程。韩国现每年培养西医3千名,韩医约1千名。据称市场已基本呈饱和状态。
韩国的国民健康保险自1987年开始将韩医药包括其中,保险的支付内容涵盖诊金、针灸、拔罐和浓缩配方颗粒。传统医药支付金额约佔国民健康保险总额的5%,但其在全国医药服务中所佔的比例却达13%,这一点恰恰说明了传统医药在韩国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韩国近年在推动韩医学国际化方面不遗馀力,以致韩医发展迅速。他们自己创办的英文杂誌JAMS(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Meridian Studies)在国际上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国际Neurological Research杂誌,也于2007年及2010年为韩国针灸出版了两期特刊,介绍韩国针灸研究进展。歷届全球中药大联盟(CGCM)等国际会议上,亦都可见韩国学者的身影。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草药论坛(Western Pacific regional forum for the harmonization of herbal medicines, 简称FHH)于2002年3月在北京正式成立。FHH的主要成员包括中国、中国香港、日本、韩国、新加坡、澳洲及越南官方代表,加拿大亦作为特别代表加入。FHH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西太区草药生产、註册标准协调一致。作为观察员,我曾两次参加FHH会议,对韩国代表在会议上的积极态度印象颇深。韩国从政府到民间均充分利用国际学术平台,在传统医药领域担当了引人注目的角色。
《东医宝鑑》(1613年)是韩国最负盛名的用汉语写成的医学巨著。作者许浚是朝鲜王朝时一位著名的医生,汉学造诣很深。该书约有三分之二的内容源于中国的古医书。所有引用的原文均标明出处。该书分为内景篇(内科)、外形篇(外科)、杂病篇、汤液篇(药学)、针灸篇五大部分。作者在学习中国传统医学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践与朝鲜传统医药的特色编著成书,在韩医学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该书2009年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为世界记忆遗产。在仁川国际机场通往首尔途中,近年建有一座许浚博物馆。
大邱药市
大邱为韩国第四大城市,人口约250万,从首尔搭乘高速列车只要1.5小时便可到达,这里以传统医药贸易著称。大邱还是一个充满现代化、活力四射的都市。
大邱的“药令”市场,即药材市场,自朝鲜王朝时期便已存在,已有350年的歷史。每当旧历上逢一、逢六的日子,这里都有传统的药材集市。在长约300米的药材街上,聚集有150馀家韩药零售批发店和几家医院。韩药材的检测中心,就位于市区的中心地带。该中心设备齐全,仪器先进,负责依据《韩国药典》和《韩国草药典》检测、控制韩药材品质。
我到达之日,虽然不逢药市赶集,且还下?濛濛细雨,但仍然可以感受到这里浓郁的药乡氛围。在药材街的一端,坐落?大邱传统医药博物馆。从药材市场的由来到药店胡同的发展,从歷史遗物的展览到游客亲身体验传统健康疗法,一应俱全,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大邱药市的歷史和文化。漫步其间,人们彷彿穿越在时空隧道,感受到歷史的长河就在身边流淌。
自1978年开始,大邱每年五月初都要举办传统医药文化博览会,大约有8万人前来参加,展品目前还是以国内药材为主,目标是打造国际品牌。
韩国人十分注重清洁,药材市场也一样打理得乾乾净净。一排排经过粗加工的药材,被装在麻袋中整齐地排列,似在等候来宾的检阅。在大邱药材交易市场大厅最显眼的位置,悬挂?一块黑板,上面用粉笔写?100多种药材当日的牌价。据管理者介绍,韩国全国的药价由大邱来决定,这块小黑板,竟相当于韩国传统药业的纳斯达克指数。
韩国人爱说一句话,叫做“身土不二”,意思是指在这块土地上长大的人,应该吃这块土地上产出的东西,类似中国谚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鼓励大家用国货。韩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也蕴藏有丰富的药材资源,如韩国盛产人参、五味子,其他常见的特色品种还有韩羌活、东当归、韩独活、宝锋草、向日葵根、铁棒树、黑柴胡、苦甘草、韩续断、石榴树皮、黑五味子、漆树皮、韩厚朴及大枸杞等。除去自给自足外,每年还有大量出口。
大邱的药市只是韩国药业的一部分,其实当下韩国更大规模的传统药材市场,还得数首尔的大东门药市。这里聚集药商竟逾千家,每天清晨便人群熙攘,入夜仍灯火通明。如果不是韩文的标牌,这里一定会让人觉得是在中国内地的某个药都。我每次到首尔都要抽空来此转一转,这里是生药学教学很好的校外课堂。
产学互动
韩国很注重产品的产业化研究。韩国人一旦选择了目标,便锲而不捨、执著地追求,打造品牌,营造产品文化。其中如“泡菜文化”,可谓大家熟悉的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提起韩国的物产,人们自然会想起高丽参,它在韩国的药食文化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这也是韩国传统医药领域最为成功的开发范例。韩国产的“正官庄”牌高丽参,在国际市场特别是东南亚地区很受欢迎,有人参中的“红宝石”之美誉。其实,高丽参不过是人参加工品红参的一个品牌。在韩国根据人参的生长年限及烘乾的工艺不同,同时参照大小、形状、颜色、芦头等根和根茎的外部特徵,分为“天”、“地”、“良”、“切参”和“尾参”五个等级。一支上等的高丽参,在香港可以卖到1,500港币。“正官庄”的专卖店比比皆是,在首尔机场更是处于醒目位置。
韩国人在高丽参身上,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从药用历史、植物栽培、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到临床疗效都积累了大量资料。在宣传方面,更是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打造品牌,使之家喻户晓。就连韩国队打入世界杯,也不忘宣传高丽参的功劳。为了开拓国际市场,韩国每年都要举办人参相关的展览会、学术交流会等,邀请世界各地相关专家前来。举办机构不仅是药学单位,我有一次到访便是由农业部门邀请的。看到韩国药农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我深切体会到,一个产品,按照工艺品的做法,产出的便是工艺品的价值,按照农产品的粗放做法,出来的只能是低附加值的农产品。
腾飞中的韩国,正在寻找新的发展突破点,因而,能够将经济增长与文化建设结合在一起的传统医药产业倍受关注。韩国在以传统中药或韩药为原料的产品中,现已形成了美容产品、健康保健品、韩药三分天下的市场。韩国人注重美容、整形,植物药在此方面具有潜在优势。在韩国,保健品进入市场前同样需要审批,用于食品的药材有一定的范围,要求有资格的生产商向韩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KFDA)提出申请,内容包括产品标准、营养价值、适用范围、安全性等,一般审批需要90天时间。保健品的审批程式较天然药物产品而言,要简单得多,故近年保健品的销售额与日俱增。韩医处方中药材因未被列入国民健康保险,市场处于萎缩状态,故韩医的收入也在随之下降。未来药材能否进入保险,将是传统医药的地位能否提升的关键点。
2009年新建立的韩药产业化研究院,是韩国产、学、研结合的标誌性机构。该研究院为卫生署直属,由地方资助成立。其主要的研究方向为韩药产业市场转化,其研究领域涉及韩药原料、产品开发、市场化转换和医疗服务。接待我的研发部主任赵熙在博士,早年留学日本京都大学,有?丰富的工业界经验。该院设备精良,2010年我到访时虽仅仅开设一年,人员也未完全到位,只有20馀名研究人员,但已经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他们将视野放在以天然草药为原料,开发保健品、化妆品、药品上。
结语
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师焉”。以韩国为一面镜子,反思我们自身的文化,或许能多得到一些启示。近年,中、日、韩、印度、越南等亚洲国家在发展传统医药的道路上齐头并进,各有千秋。百家争鸣,可丰富世界传统医药的伟大宝库,对于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是一件可喜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