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韩国新闻 » 创业资讯 » 正文

多彩孵化平台托起创业梦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6-13  来源:韩网  www.kcrea.cc  浏览次数:225
核心提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时下热词,鼓励全民创业、草根创业已经成为一种氛围。而各类孵化器则以创客空间的形态成为双创的重要载体。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时下热词,鼓励全民创业、草根创业已经成为一种氛围。而各类“孵化器”则以创客空间的形态成为“双创”的重要载体。作为高科技企业聚集的哈高新区当仁不让地成为我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弄潮之地。

据了解,目前在哈高新区内集聚着23家平台,云集于此的高科技项目、创新理念依靠孵化平台逐渐壮大,依靠火炬金融港搭建的金融平台羽翼更丰满,依靠股权投资平台走进资本市场……科技创新城托起了人们的创业梦。

将理念变成项目

刚毕业的大学生,摸索中的创业者,还有渴望转变的传统农业从业者……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渴望从“互联网+”的时代下闯出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在哈尔滨科技创新城有这样一个创业服务平台,它以“互联网+”为理念,依托互联网技术及服务资源,淡化实体空间和办公地点,突出增值服务,并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整合、集聚各类资源服务于创业者,使创业想法变成可操作的项目最后实体落地,这种方式不仅降低创业门槛,还极大缩短了创业过程。 

这就是哈尔滨斯达普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一个用互联网思维提供创业服务,并致力于打造全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创业服务平台。

“在这里,喝的是咖啡,品出的却是创业味。”

一天上午9时,位于哈尔滨科技创新城内的斯达普刚开门,就迎来了一对慕名而来的创业者苏昱铭和陶亮。刚坐下来,陶亮就迫不及待地向斯达普负责人阐述他们团队的创业想法,以及想寻求的帮助。陶亮说,早就听说斯达普推行的是全新的“线上咨询与社交、线下服务与支持”的O2O创业服务新模式,可为创业团队和初创企业提供公司注册、资源对接、技术合作、投融资等全方位创业服务,所以慕名前来。

在哈尔滨科技创新城,为创业者引路的平台各有千秋。80后的计瞳有个创业梦,毕业5年来他一直为此而努力。2014年,他和几个合伙人成立了创业团队打算进军手机APP领域,但是创业梦想的实现却不是一帆风顺。“技术研发、市场运营我们都没问题,但是成熟的企业管理和大量资金的投入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难题,这也让我们一筹莫展。”计瞳说,多亏有了哈尔滨哈以孵化器“蛋壳”创业集训营的帮助,不仅为他们搭建了资金对接的平台,还提供了不少资本运营和企业实战经验,现在经过“蛋壳”的孵化,已经有投资者决定为他们的项目投资了。哈以孵化器董事长常舒宇说,这属于种子期投资,它相比于以往的创业孵化更前端更早期,相当于一种预孵化,这时创业者往往只有创业想法,或是已经成立公司,但是产品原形尚未打磨出来,如果创业者能够通过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证明创业想法的可行性,我们就让他入孵。训练营为每支入营团队提供10万元到20万元的种子投资,并集结100位业界能人作为创业导师助阵辅导,在100天里和入孵的创业者进行交流对接,为创业者拓展思想,验证他们的商业模式是否正确,并为其搭建人脉资源。

将项目产业化

“2013年,国内孵化器开始流行投资加孵化的概念,我们早在2011年成立时就是这么做的。那时起,我们就突破了提供孵化场地,做房东的模式,而是用股权投资,做股东的理念孵化项目,进而成为能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增值服务的合伙人。”常舒宇介绍说,有别于传统孵化器,哈以孵化器在国际先进理念的引领下阔步前进,通过私募股权投资阜内科研成果,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并运用“投资+孵化+增值服务”的运营理念,实行“以投促招”,“以科引智”,“以才引资”的运营模式,最终实现“代融代投”良性循环的商业模式。哈以孵化器分别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经开区、哈尔滨高新区、福建致昂投资公司开展合作,成立了4支基金,管理基金总规模达到7000万元,为孵化器天使投资业务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如何将项目产业化?采访中,常舒宇说,2013年哈以孵化器入股哈尔滨恒普激光应用技术有限公司,为其建生产线、确定项目研发方向,最终帮其对接市场,让产品产生价值。“他们主要就是技术研发,招人、找市场等事都由我们来帮着做!”常舒宇告诉记者,最初该公司的研究方向成本高,在参股后帮其重新确立了方向,经过2年的技术攻关,该公司技术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掌握了一种自由尺寸激光直接制造技术,通过采用自主研发的高活性金属连续运动熔体随动保护技术,可以在大气条件下完成对金属构件的激光3D打印,从而彻底突破了3D设备外形尺寸限制,在大大降低一次性设备投资成本的同时可以自由制造超大尺寸复杂构件。该技术的产业化必将引起金属构件激光3D打印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一次变革。

“孵化器会定期举行包括科研院所、企业用户到投资人参加的活动,让创业企业及时了解业内趋势,把握发展方向,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实现与需求单位的有效对接。”李冰是哈尔滨恒誉名翔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企业生产智能监测设备。在斯达普科技企业孵化器组织的一次活动中,他对接上一位业内客户,这将给他们带来近200万元的订单。

 
 
[ 韩国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韩国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官方认证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浙ICP备16013698号
       
网站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