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京大学积极探索实施“五四三”双创教育体系,以市场为牵引,以产业需求和人才“双创”需求为导向,整合校内外人才、科研、资金等资源,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与优化配置。
构建“五四三”双创教育体系
“五四三”双创教育体系,是近年来南京大学进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生动实践。
南京大学教务处处长邵进介绍,该体系包括以创新创业课程、讲堂、训练、竞赛、成果孵化为主要内容的“五位一体”教学体系;创新、创意、创造、创业“四创融合”的成果转化、孵化平台;校校协同、校地协同、校企协同的“三个协同”体制机制。
2015年9月10日,南大环境学院与环境校友会联合举办的环保产业创新创业课程正式开课。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组成的一流讲师团,从专业性和“过来人”的角度给选课学生传授宝贵的创新创业知识,并指导学生开展创业策划。课程结束后,学生还可自由组队,参加学院举办的创新创业大赛,大赛邀请专业人士担任评委,评选出优秀项目并提供高额奖金,对特别优秀的成果还将进行项目孵化。许多选课学生直言,“行业精英,多元视角,这样的独特教学,为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通过高水平师资课堂教学、举办高水平创新创业竞赛、借助校友资源,孵化优秀项目,是我院对‘五四三’双创教育体系进行的有效实践。”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李爱民说。
目前南京大学开设了144门创业课程,选修学生超7000人次。2016年度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37项,同比增长164%。学校大学生创业园孵化项目50个,共获各类风险投资5420万元。
开启学子创业之门
“我们致力于成为家电服务的‘海底捞’!”南京大学软件学院2010级陶琎言语中充满自信。2014年,刚刚毕业的他创立了南京青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提供专业网站定制和家电保养规范化服务,如今已发展成为南京规模最大最专业的家电服务公司。
谈及为何走上创业之路,陶琎说,感恩母校的培养与支持。2014年,他报名参加了“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老师耐心地帮忙修改方案,在寻找投资方时,也给出很多建设性的意见。最终,他所在的团队斩获银奖。这也坚定了他毕业创业的想法:“创业初期,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办公场地,就业中心的古公亮老师和科技处的陈强老师不遗余力地指导我们,毕业后,他们还帮忙联系媒体宣传,提高我们的知名度。”
2015年底,南大设立“南京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启动1.118亿元资金用于支持学生创新创业,初步建设了合计8400平方米的实训平台和创业平台,并组建由院系学工队伍和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两个维度构成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
从南大走出的创业学子不胜枚举且成果丰硕。近年来,南大共支持学生创业项目288个,其中51个项目获得天使投资,带动1200多名学生创业。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如何切实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构建完整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应是高校当下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重要命题。
南京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古公亮说,高校的人才培养,应前瞻性地把握在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及专业知识技能等方面真正迎合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标准,并按此标准培养学生乃至所聘教师,高校应成为社会的灯塔,而绝非便利店。
在南京大学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主任高新房看来,“双创”教育是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南大将进一步提高对其战略意义的认识,同时,“双创”教育定位需要进一步明确,以引导、升级社会需求为己任,树立服务社会、立校为公的宗旨。此外,“双创”教育还需要社会进一步的支持。
南京大学校长陈骏认为,高校应从意识培养、能力提升和成果孵化三方面构建大学生“双创”教育体系。首先是意识培养,高校要把创新创业的意识培养渗透到课程体系中,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其次是能力提升,高校可为学生提供相关训练和实践项目,在训练与竞赛的实践中有效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最后是成果孵化,高校应依托创业孵化中心,为有志于创新创业的毕业生提供多类创业服务,将创新创业成果进行转化和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