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介绍:杨歌,星瀚资本创始合伙人 。CAYE青年精英商业联合汇创始人,国家科技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评委及创业导师,OTEC海外学人创业大赛评审委员。20岁自主创业,熟知大数据算法应用、生物医疗、社区O2O、智能硬件等领域,专注于TMT领域的研究与投资,被称为当前最具潜力的投资界青年精英。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2016的新形势。
现在已经是2016年的5月,新形势已经显露。首先回顾整个2015年,我们都经历了资本寒冬,市场经历了迅速膨胀,转而过热,继而冷却的历程。但不管怎样,2015中国依旧被达沃斯论坛评为最适合创业创新的国度。在这里,还是有很多资本青睐真正有实力的项目,希望创业者们可以扛着资本的寒冬往前走,努力下去还会有很多机会。
15年之后,投资额第一名还是美国,投资额是680 亿。中国依然稳居第二,投资额是340亿,相对2014年增长了一倍。特别是北京的投资额,从之前的77亿增加到现在的170亿,相对来说是比较好的机遇。
但在2016年,我们相信Q2已经开始扭转,Q3会往上走,创业项目越来越有实际价值,越来越有创新性。上次在创投圈路演的项目还历历在目,其中4个做SAAS,3个做IP,都偏向价值创业和创新创业,是一个比较好的趋势。 不管怎样,作为创业者,遇到什么样的局势, 都希望大家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在旷野上奔跑,下面这张图是创投圈的导师徐小平先生在六年前说的话,也希望和大家共同努力。
互联网通常可以分成3个阶段
第一阶段:传统互联网时代
传统的互联网企业包括社区门户、即时通讯、移动互联和电子商务这几个板块。所谓的互联网企业从最开始的门户网站,如网易、新浪、搜狐,再到社区,比如人人、开心再到现在的BAT格局。今年格局可能有一些变化,比如百度今年开始遇到一些困难,而百度在O2O格局上并不占什么优势。形势时时在变,所以大家要时常关注格局。另外,在垂直领域的互联网公司,比如说游戏公司,像盛大、完美、巨人,还有像传统视频类比如优酷土豆、爱奇艺,格局也在发生变化。
上述企业都是在第一阶段传统互联网里胜出的企业,这些企业在市场里已经有了自己的格局,属于比较成熟的互联网企业。大家经常问对于社区门户、移动互联和电子商务这些板块,还有没有新的浪潮能够颠覆现有的格局?我一般都是这么回答:机会肯定都是永远存在的,但是依靠小的差异化的东西去颠覆这些成熟的互联网企业,是不太可能的,必须要有大的东西的变化。比如说像整体的硬件载体之类。我们都知道Facebook收购Oculus就是在布局下一代的社区硬件。这些变化,无论是硬件上的变化,还是展现形式的变化,或是商业模式上的变化,都会不断迭代出新的产业,比如像最近几年比较火的短视频直播,直播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最重要的是表现形式从前些年的文字加图片变成了视频。
在这样的情况下,社区门户、交友这些板块,先行开始变化,并逐渐衍生,带动其他行业,比如游戏行业、电商行业,也发生变化。所以,在任意一个时代下,技术主体或是展现形式的改变都会使商业模式产生一定的更改,会涌现出很多的机遇。所以大家要把握住时代给予我们的机会。
第二阶段: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的第二阶段我们称之为互联网+。这个概念总理去年说了一整年,投资人们和创业者们都在追逐这个行业。互联网+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互联网轻+,一个是互联网重+。
互联网轻+其实就是把互联网当成一种工具,利用互联网的能力做产品展示,利用互联网的渠道做产品的宣传,利用互联网收集的数据做数据的分析。目前在国内应用最多的是消费升级,这也是互联网+行业的一个特点。轻+体现的最完全的地方就是在产业升级上,在中国最大最热的产业升级就是消费升级,除此之外还有企业升级、制造业升级和工业升级,其实都是互联网轻+的一个特点。
互联网重+比较多是把之前线下的东西给颠覆了,并且把它搬到了线上,使很多行业都变成了线上订单+线下物流的方式。变化比较明显的是餐饮行业。餐饮业的门店相对来说,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大多数在线下只留下了中央厨房和物流,把更多的东西搬到了线上,这是重+的一个趋势。
回顾2015年,是O2O大力发展的一年,无论是餐饮互联网、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娱乐等行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很多公司已经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品牌。和衣食住行相关的O2O服务目前已经圈定了一个格局。前两天,苹果给滴滴打车投资10亿美元,进一步推动O2O向巨头方向发展,O2O如今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特定格局。
进入到2016年,大的板块,比如衣食住行这种刚性需求的O2O已经完成,还有垂直方向上门美容,上门回收,在线教育等等,这些方向还有机遇。但相对来讲,这些方向比较垂直,这些方向去做O2O,有些地方赛道比较窄,不像衣食住行那么容易;有些地方本来就是伪命题,比如上门管家服务、上门线上订单洗车,这些应用都已经纷纷倒下。说明并不是所有的行业都适合去做O2O。
2015年发生的并购案,优土并购实际在12年完成,在15年上市报备,还有很多比如滴滴快的、美团和大众点评、58赶集、携程去哪儿、蘑菇街和美丽说,都是2015到2016年比较著名的并购。这些并购说明O2O已经进入最后的格局,标志大资本寻求新的路线合作,比如滴滴快的,就是腾讯阿里的合作,这些都是颠覆性的。
第三阶段:智能化升级时代
互联网的第三阶段,是智能化升级。智能化升级里,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算法、虚拟现实、机器人等,这些都是很炫酷的、智能化的东西,都是大数据和智能化的一些延展应用。
对于智能化行业来讲,包括像智能硬件行业,其实从12年,13年大家就开始摸索,发展了很长时间,但并没有找到一个非常良好的模式。
智能化公司可以去模仿互联网行业的估值模式和发展模式。对互联网行业来讲,一般都有一个趋势,在早期,现金流并不是很稳定,没有明显的收入,其实包括滴滴打车、大众点评这些公司到今天为止都是这种情况。这些公司早期通过推广业务,不断收集用户,用户从几十万到几百万甚至到最后上亿的用户,直到有一天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盈利模式,比如腾讯找到游戏,比如360找到游戏搜索和电商。再进行转型,弥补空缺,这是互联网行业通常的趋势。
对互联网行业来讲,发展模式大体上就是 to B to C to VC。早期的生存来讲,必须是要靠 to VC 这块。因为很难在中早期就盈亏平衡了,就像这张图里面虚线一样。为了维持估值,要不断的去融资。和真实现金流直接的空缺,其实就是投资人的风险,直到最终选择了一个比较好的方式去转变,最终才实现了它的估值。
对于智能化行业来讲,并没有互联网行业那么幸运,无论是智能硬件、人工智能、大数据,不像互联网行业获客那么简单,互联网行业用简单的手机、网页就可以获取客户,对于智能化行业来讲,卖出去一个硬件才有一个客户,大数据也是如此。而业务模式和收入模式也并没有那么简单清晰,所以一直都在摸索中。对于智能化行业怎样能够快速进入市场,现在依然都在探索中。
对智能化行业的建议:尽快转型去做 to B合作
我给出的一个建议是,希望智能化早期企业能够尽快地转型去做 to B 合作,和大的企业合作,把自己无论是作为工具,还是做辅助或是做一些服务,快速地接洽到原来的这个产业链条里去,把自己的智能化、算法的优势发挥出来,给他们提供服务。这就是我们给这个智能化行业的一个建议,我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一方面去年有很多智能硬件公司,特别是车载智能硬件公司。比如在前挡风玻璃可以看到地图那种的HUD、车的行车记录仪、车载净化器等这些智能硬件。这些智能硬件,如果要想单品在互联网平台上去卖,很难出售到上百万的出货量,无法和互联网匹敌,一般来讲,很难获取大量用户数据。所以如果要想维持一个比较高的估值,活下去,继续研发,必须要融更多的钱,这个时候就需要讲故事。如果单纯的去讲 to C 的故事,是很难往下走的,很多公司就采取了转型做 to B 的方式。
很多公司和车载的前装市场,还有一些大的车厂商品牌商合作,把他们自己做的硬件做一部分接入到原来的车载前装的面板里去,然后提供服务,去借助大的公司的渠道、市场能力,这种方式是比较可取的。比如做车载行车记录仪的公司,在卖单品市场卖的并不理想,但在和车厂商签合作的时候,发现车厂商的下游保险公司,非常需要行车记录仪里记录一些数据,在里面加入一些传感器,记录人的行驶习惯。对保险公司来讲,通过这些数据来分析人的行为习惯,通过这些驾驶习惯,进行保费的定价,车载行车记录仪就大数据链条里一个至关重要的应用。逐渐的把自己的智能硬件和数据的优势,嫁接到产业下游去,这就是很好的一个 to B 的方式。
比如,前两年做空气净化器的公司非常多,也涌现出了很多不错的净化器。但是让他们做市场工作是比较困难的,最多的单品能卖到十万件。逐渐从 to C 的消费品转型去做to B,和进入厂商进行合作,把自己的智能方式嫁接到厂商里面去,然后和 to C 合作,在更大的一个格局下生存,获取这些大公司的服务费用,给大公司的增加特殊的技术补充,在整个商业地产里面获取部分利润。这种模式,比起原来单独去做市场、去做推销,最终获取少量用户要好很多。
再一个例子是进入2016年之后,很多大数据的公司开始盈利了。这是为什么呢?可以给大家解释一下,就是在过去的五年中,很多公司开始使用企业资源的计划系统(ERP)和客户的管理系统(CRM),把自己的资源和客户进行量化管理,形成了一个数据库。企业开始逐渐进入到数字化级,开始去用很多程序爬虫算法去计算整个市场里面的一些数据,通过智能化手段去帮助投资进行辅助分析。到2016年,大数据公司存活的环境变得更好了。这个其实也是一种 to B 的形式。
这就是互联网的三个阶段,我们往下讲就是国内外的发展趋势。
国内外互联网发展趋势
这里面我讲四个国家中国、美国、韩国、以色列。
中国
中国可以定义为消费购买力驱动的自给自足的完整市场。消费大部分是在拉动经济,去年GDP60万亿,消费29万亿。这几年的消费购买历史不断递增,中国老百姓从温饱进入到了小康,有大量现金可以消费,这是拉动中国经济非常重要的一个板块。
美国
美国的情况比较不同,特别是美国的西海岸素有技术驱动的自给自足的完整市场,它的前沿技术有一整套的完备的体系。一般情况下是大公司提出需求交给中型企业去完成,而中型企业就会去小型企业中寻找创新型的企业,来自于高效和科研机构里。作为科研问题的解决者,可以说,这是一套很完备的产业链条。我们去年去硅谷也看到这样的事情。令我们很惊讶,大公司是鼓励公司的中高管去兼职创业的,等创业到一定程度之后现在用公司的资金回收这些技术的创新,因而说这条产业的链条是非常好的,这和中国的创业环境所不同的。
我们之前提到了脸书收购了VR,可以看到脸书在VR硬件方向上的布局。可以看到今年国内的VR也非常热。目前国内VR的发展形式,在现在这个硬件发展不明朗的阶段,贸然去做VR内容供应商是比较有风险的事情。
我们可以看到类似于iOS和安卓系统上的应用提供者,其实是硬件的发展与内容开发者进行了多年的摸索发展之后,才有了现在的成熟市场和比较完备的技术,由此才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生态。因此在布局上,外国公司的布局更多的是技术层面和硬件层面。
而中国则正好与之相反,我们布局的在内容上更多一些,想快速的吸粉变现,也就是说布局偏消费。中国的特点就是底层比较混乱,中层的企业再去整合,我们把这种模式叫做SAAS,也就是企业级服务。一旦有一个标准化的标准形成,无论是内容的制作人员还是技术的开发人员都会倾向使用标准化的东西,作为中层公司所做的布局就有被弃用的可能。因此,之前的布局就会成为比较大的风险。
其实在VR之前,智能硬件就已经出现了这种情况。当时美国比较大的公司都是收购自己体系下并与自己相适应的中小型公司,因此美国的主要系统也就是2-3类,而在中国的大部分公司在技术上做了相对简单的尝试后,就开始迎合市场,做一些简单的消费品,像手环和手表之类,这些没有经过深度技术开发和整合的产品流入市场,是没有任何市场竞争力的,这就是前面所说美国这种技术驱动型创业和我国消费驱动型创业的巨大的区别。
韩国
韩国和中国一样也是消费驱动创业,但他们是供大于求的。我认识的很多韩国朋友向我抱怨,说在韩国费很大劲做出一个好产品,但很难获得千万的用户,因为韩国的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他们常对我说自己生错了国家,如果在中国,只要你产品做得好,获得千万用户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这也是两国人口差距所造成的结果。
以色列
以色列是以技术型创业所驱动的国家,他的体量和状态与韩国相似,都是供大于求,体量也比较小,但是他的创业性上与美国是相同的。但很多以色列企业来到中国并不是十分适应,在中国待一段时间,他们会发现在中国的科研单位还有很多技术并没有产业化,而他们带来的技术更加前沿,于是就造成了一个技术上的脱节。当然比起技术上的脱节,文化上的不适应,应该是更大的问题。而很多以色列企业在硅谷却十分的受欢迎,硅谷的很多技术型公司都并购了以色列的初创企业,这也是消费性创业和技术驱动型创业的差别所在。
分众群体经济
下面的板块是分众群体经济,在中国无论是整体消费分高低端,还是很多板块分广大消费、普遍式消费。总归可以分成两个大类,一个是小众群体,另一个是大众群体。
传统的排列组合,小众和大众衍生出四种经营模式。由小众群体驱动小众群体叫定制化服务,就是一部分人做的很好,另一部分人眼馋他们,而后模仿使用他们的定制化服务,最典型的就是私人订制;由小部分群体驱动大部分群体产生的经济模式叫产品化服务,它的特点是一部分用得好之后,广大民众希望去用它,于是不得不量产降价,做成标准化的产品进行推广。
反过来,大众群体驱动小众群体,很多人做很好之后,他们又捧红了一小部分做得特别好的人,于是捧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叫媒体化服务。现在所提的网红就是媒体化服务。最好的是,大众群体驱动大众群体,叫共享化服务。很多大众产生内容,驱动更多的人去使用他们的服务,这是共享经济。
这四个板块有很多例子,刚才说到定制化奢侈品经济,属于高端人类经济,是比较典型的定制化经济;B2B经济也是比较典型的小众驱动小众,是一部分公司做得好,另一部分进行效仿。
产品化经济:小部分人驱动大部分人的经济叫PGC,全称是 Professionally-generated Content ,是由专家、达人、特殊专业用户群体产生内容的经济, 把他们做的比较好的传授出来,广大推广和复制量产化和低成本的过程。所以借助互联网,PGC经济才能发展。
粉丝经济:大部分人驱动小部分人叫KOL经济 ,全称是 Key Opinion Leaders,就是重要的意见领袖。就是大部分人捧红了一小部分网红,他们具有了网红效应,粉丝驱动这些人做新媒体,然后形成了新媒体模式,这就是比较典型的粉丝经济。
共享经济:也叫UGC经济(User Generated Content)由用户直接产生内容服务的一个过程,也是是今年马化腾两会一再提出的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板块,代驾、打车都属于共享经济。其中,猪八戒网是非常典型的共享经济,有很多设计师产生各种各样的设计内容,由你去挑选其中最适合的去使用的服务。还有众包翻译,比如你有一个翻译需求,然后到网上去寻求帮助,大家决定一起去做,这样一个众包的服务。我们平时所熟知的众包、众筹、众创其实都属于共享经济,是互联网发展的产物,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板块。
2015创投行业出现的四大问题
这些就是2015年总结出来的大体规律,这些其实大部分也适用于2016年的发展,大家可以进行关注。2015年之后出现很多的问题。下面给大家分析一下四个主要的问题。
第一个是传统金融货币流动性比较差。
这是为什么?传统金融指的是银行资管信托保险,这些传统金融机构,其实都是以固定收益债券投资为主,他们主要投资的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地产,喜欢投资的都是这些大资产、重资产,很难去做轻资产、TMT第三产业投资。
2012年之后进入第三产业高峰期,他们不得不转型去做第三产业,但是发现很难去量化这其中的风险,于是迟迟不敢投,这个就是传统的金融货币流通差的一个基础原因。2016年之后,国家一直在鼓励传统金融进行投贷联动,就是指从VC里面拿些股权投资,同时从传统金融里面拿些债券投资,债券投资从融资角度优先级只获得基础收入 。对于VC来讲属于劣后级,比债券投资要低,这是投贷联动的本质。
第二个是全民创业的问题,全民创业催生出很多泡沫。
这是2015年比较典型的一个大问题,比如说像e租宝,这是市场非常不希望看到的。2015年之后,国家非常希望我们基于创新创业的理念,不要再进行泡沫炒作,包括像最近出现这种私有化的公司,国外的公司私有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在防止投机,国家希望更多的资本和创业资源,能够在真实的价值上进行成长。
第三个是技术应用层面比较浅。
大家希望看到的是技术的深层应用,比如高精尖的芯片、机器人,而实际看到的企业是像智能手环,智能家居和智能硬件这些简单的应用,大家很难去获取一些深度差异化的东西。因为市场购买能力非常强,所以为了迎合这个市场的购买力,立刻做出一些简单单品,制作出一些消费品,这其实是市场不愿意看到的,也是不能长久的。
第四个问题是同质化资源泛滥。
由于大家都用很简单的技术,所以没有过多的差异化。举个例子,美国的iRobot公司,做一个智能机器人,我买了一个用了三年都很好,但是进入到中国之后纷纷效仿,而且价格也差不了多少,我上个月在网上查,居然有九百六十多个SKU,他们都是完全竞争品,只不过这个多了一个视频、那个多了一个显示器,其实都没有多大的差别。各类公司之间用了同质化资源,很麻烦的去融资,一起竞争这一个比较窄的赛道,这其实是市场的恶性竞争。这种同质化泛滥现象,非常不适合市场的整体性发展。无论是市场还是公司,我们也深刻认识到这些问题,希望2016年能一一解决。
2016最关注的三大板块
进入到2016之后,当前情况是怎样的呢?
第一个板块,是智能化应用。
又分为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两个板块。人工智能来讲包括AI、BI、CI。AI是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是人工智能的大范围。BI是Business Intelligence,像SAAS、大数据的应用、企业应用,目前 to C方向不太成熟,在 to B 的方向上环境比较成熟,可以继续发展。CI是Computer Intelligence ,是人机交互,这块市场还不是很成熟。下一个板块是虚拟现实,前面已经讲了虚拟现实还需要观望,整个市场环境还在搭建的过程中。
很多大企业像乐视、爱奇艺里面有很多虚拟现实的高手,他们还在关注市场最佳机遇,包括VR、AR、MR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对于虚拟现实还处于长期观望,选择一个好的机遇进入市场。
第二个板块,是产业全面升级。
刚讲了互联网和互联网+已经普及,但其实只是在一线城市的一部分人群里普及,大部分人群的少量以及大部分行业人群还没完全普及,所以很多行业还可以继续升级。其中包括文创娱乐、消费类、传统行业和第一产业,这些都有很多升级空间。消费升级也是这里面一个重要的升级板块,我们今年非常关注消费继续升级。可能有人会问,还有哪些可以升级?其实世界前沿国家,比如像日本韩国和法国,他们把消费非常认真地对待,每个公司对于用户体验都有研发部门,他们会深度地去研究用户怎么去使用一个消费品会更舒适,这里面还有很多空间可以去打造。
第三个板块,是生物技术。
很多公司,把生物技术的大健康归为非常重要的板块。有人提出大健康会变成替代IT和地产,成为经济的第一板块,这种说法多少会有些激进,但不得不承认生物板块会成为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进行投资。现在很多具体的技术还在学习,比如基金、细胞治疗、病毒治疗、神经等方向非常火热,生物技术整体来说中国技术是非常领先的,比美国和以色列毫不逊色,这些领域都会去关注。
这三个板块,其实有很多的创新挑战。我们希望在今年能够看到很多像美国的企业家那样脑洞大开的中国企业,不断涌现并在将来引领市场的发展。我最近也是在看埃隆马斯克的书,他是一个十分有时代前瞻性的一个人,他非常希望能够把科技的价值深度发掘下去。所以说,中国需要这样的人而不是再过度的去炒作互联网泡沫。
这里再提到一点就是,综合工程和资源集中是非常重要的,乔布斯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是,集中所有的资源去做一件事才会产生非常好的结果,比如我们手上的苹果。而不是说像很多中国的企业在收集了一些资源之后,就会产生一个帝国心态,什么东西都想去尝试的做一做,什么都想占有的形式是很不利于产业的发展的。
互联网是一张巨大的网
互联网其实就是一张很大的网络,每个人都是这张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并在其中进行信息的交互。每个人都会在这张网上发出声音,有些人可能会影响十个人,有些人可能会影响一百个人,而有些人可能会影响上万或上百万人。每个人都是其中的节点,于是编织出了这样一个网络。如果你是其中的意见领袖的话,你可能就影响了上百万人。你如果是一个大明星或者是如Papi酱这样的网红,可能就会影响上千万人。这样的一个网络,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每一个信息的进入网络就会抖动一下,然后泛起涟漪,所有信息就会进行传递。这就是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交互,这是大家都能认识到的一个交互的特点。但是大家往往会忽略一点,就是迭代的特点,每个人发出信息时就像会发出自己的光,其实每一个闪光都是一种变化,这个观点的时间就是变化的过程。
互联网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加入每个人的想法,让它不断的进行更新迭代,其实就像生物的进化一样,在经过这样的传播之后,一个信息,大家对他是什么观点就显现出来。比如说莆田系,大家对他的态度都是嗤之以鼻,这就是一个信息进化的过程。
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我们周围的几大产业都可以分成三个板块。一个就像是手机这样的硬件产业,一个是网络,还有一个是云。对中国来讲最重要的是信息的交互,我们也称之为IO流,就如之前所讲网络的特点就是交互和迭代。云,众所周知就是智能和计算,对应的行业就是智能硬件、互联网+和大数据,如果把他们比作人体的话就是器官、神经和大脑。这就是当前的市场状态和整个科技的发展状态。
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
《人工智能》这个电影在2004年就拍出来,讲的就是当机器人拥有智能之后他也会去理解人、学习人,这三个板块其实都是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
这十年过来,前面通过分析5年局势,可以知道,互联网是主要发展的行业。互联网相关的行业发展也比较不错。就云端和终端来说,其实终端只是电脑、手机,云端是一些图片,随着私有云和公有云的发展,很多的算法还没有进行普及化,很多东西还可以继续发展。
我们可以看一下2015年和2016年的情况,互联网+、大数据和生物板块是发展比较迅速的板块。短期的瓶颈期突破之后才会迎来长足的发展。其中有几个比较重要的行业我们非常重视,一个是量子物理方向,里面有量子计算机。一个是人工智能方向,是大数据的衍生。一个是生命科学,深度的生命科学是医药板块的一个衍生。那么今天我主要和大家分享下人工智能这个板块。
提起人工智能先向大家推荐3个电影。一个是《骇客帝国》,一个是《her》一个是《I robot》。
骇客帝国代表的是深度算法的整合,就如它的英文名字一样,意义为多种数字的结合。它说明人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更多数据量化的过程是十分必要的,会逐渐形成一套体系。我们生活在里面,其实也一直走在这条路上。《her》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人和电脑谈恋爱的故事。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电脑的拟人程度已经非常深入。像现在我们关注的微软小冰、百度度秘,其实都是在不断的学习人机交互,不断的去了解人的特点,最后变成人的助手。最后一部电影讲述的是机器人。
这三个板块分别对应的是终端网络的三个板块,我们也已经在不断的去发展这三个板块。对于人工智能来讲,对于这个行业最重要的就是大数据,大数据越完善就会让他们发展的速度越快。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背后主要是什么呢?我们可以将大数据分成三个板块。一个是入口端,一个是迭代的算法,一个就是出口。那么什么是大数据?其实对于我们个人也好,对于一家公司也好,或者对一个硬件和商业模式,当开始收集这些数据,它就是不断的收集、整理定义、挖掘、分析这么一个过程。
数据进入环境里不断迭代变得更加聪明,最终实现了一些相关性。这些大数据带给你的一些新的含义,当去收集数据的时候,就一定要有一个入口端。入口端可以是一个平台,也可以是一套设备,也可以用其他很多方法,让你有一个入口,可以源源不断的去收集数据。必须有长期收集数据的能力,必须有粘性用户,收集一定的用户行为之后倾注到你的体系中,到最后所有的计算数据要回到实际经济中去验证,这就是入口的特点。
对于出口端,当研究完大数据之后,要把相关性应用到商业里面去。比如《大数据时代》里面提到这样一个例子,就是美国有一家711店,每到暴风雨来临的时候雨伞和蛋挞都会卖的比较多,于是这家店老板就把蛋挞和雨伞放到了同一个货架上,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是最后的结果就是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只要暴风雨一来,他的两样商品一定会卖的更好。这就是利用了一个大数据的相关性,它就是把大数据的相关性应用到实际的商业策略中之后获得了收入。
人工智能的基础就是大数据。其实他们已经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说我们每天再用的携程就是在记录我们的飞行情况,滴滴打车在记录我们的出行情况,大众点评在记录我们的餐饮情况,而房多多在记录我们的住房情况,所有的这些事情无不在丰富着大数据的积累,它对人们行为会变得越来越了解,对于我们的行为画像就会越来越清晰,直到有一天它决定制定商业策略并向我们进行推销。美国一个16岁女孩的父亲,他在某一天收到一些婴儿用品的推荐信息,这个父亲觉得很生气,说我明明没有小孩为什么要推送给我这类消息。过了一个月后他才发现自己16岁的女儿已经怀孕了,因为她不敢跟家人说所以跑到网上去搜索,这些商家通过收集数据,决定向他们推销婴儿用品,这就是典型的一个大数据的应用,虽然方式上不是很好。
对于这样的机器人大家可能会有一个误区,觉得机器人最大的难点在于硬件,其实不然,机器人真正的难点在于智能,而智能的最大依托又来自于大数据。
对于阿法狗,对于机器人,这些都是大数据的应用。机器人最重要的一点其实就是大脑。芯片越复杂对于数据的使用和控制越完整越又完善,算法运算越深度。机器人的整体的运转效率也越高,智能化也越高,所以说人工智能最重要的是智能,智能最重要是数据。
SAAS的发展方向
SAAS其实就是软件及服务的一个过程。软件及服务大家都会接触到很多,之前说的ERP、CRM和一些智能化的应用,是一个整体化的流程,从简单到复杂。
SAAS就是从规范化标准化到数据化结构化系统化然后最终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这么一个过程。实际上,我们多多少少都会接触到SAAS,这就是一个广义的SAAS。
今年,很多行业都可以嫁接SAAS。很多行业都需要标准化,规范化的升级,只要稍微进行规范化把数据库搭建起来,然后梳理资源,工作效率就会非常高。我今年投了一家农业公司,这家公司的老板非常的前沿,虽然他做地方农业工作,但是他帮所有的小农和中农进行生产资料系统化梳理工作。梳理化之后,很多小农就学习中农和大农的成功经验,他把这些成功经验应用到自己的公司,自己这套系统之后,马上就会有非常高效的升级。这就是SAAS的一个最基础过程,一个规范化过程。这其实是广义的SAAS。对于海量的行业,无论是刚才说的农业餐饮、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很多方向都可以嫁接规范化系统化管理的方式。
我们常说的SAAS,指的是狭义的SAAS,意思是用软件去改变一个公司,用软件进行升级的一个过程。我们之前所说的CRM,虽然和ERP,就是比较标准的SAAS,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嫁接了SAAS。美国和中国发展的非常快。基于上次我们创投圈路演里面四个项目都是把SAAS用到实际的工作中提升这个工作效率,这个板块非常重要的。
对于广义的SAAS右端,还有一个智能化的长层,就是人工智能的大数据,也归属于SAAS,只不过数据和算法在精通到一定程度之后产生了智能。我们逐渐使用自动化和系统化智能化的这些东西能帮我们处理日常的一些工作,这块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对于很多行业来说,可能现在过早,只能是一个观望阶段。
生命科学的发展方向
生命科学就是属于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和神经治疗,每个板块都有很多长足的发展。对于基因治疗的基因剪辑和消除,中国已经有很多公司跑在了世界的最前沿。他们可以定制化生物,比如需要心脏病,高血压这些消除制造出来之后做药理实验,在中国做的非常前沿,也有很多延展性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