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在2015年,我国的互联网普及率接近50%,考虑到各年龄层的差异,我们可以认为00后甚至95后这一带人已经可以算是真正成长于互联网上的“纯网民”了。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内容的载体从书籍、报纸到后来的广播、电视,乃至于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使得内容和内容的消费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内容对感官冲击的丰富化、消费场景碎片化、内容娱乐化、内容生产碎片化。网络的组织形态使人们形成了部落,部落中会形成一些亚文化,其中有一些亚文化的文化现象因为更符合某些大众传播规律而走向了主流。
现在看来比较明确的走向主流的亚文化现象有几种,一种是屌丝与恶搞文化,第二种是游戏与电子竞技,第三种是二次元。这是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后,所产生的一些特殊的现象。文化娱乐哪里还有机会内容娱乐这个词很大,从内容形式上有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和游戏等,从纵向划分,大体又可以分为内容提供者、内容分发渠道和居间机构,这里的居间机构可以是指内容生产的发动机或者行业效率发动机。内容提供者和分发渠道都比较容易理解,我们在这里讲一下居间机构。例如我们投资了一家编剧经纪公司——如戏。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影视行业里编剧本来不是很受重视的一个群体,经常会有编剧被拖欠稿费这样的状况出现。
中国的影视剧被大家垢病说不好看,其实相当大的原因在于中国写故事的人不被重视,剧本不受尊重。如戏做的事情就是要改变这个现状:去服务这个在行业当中很重要、但是又没有被服务好的人群,帮助编剧们做职业的规划,帮助他们找到更好的项目机会,从事实上起到了一个行业发动机的作用。讲一个最基本的逻辑,布局行业逻辑的时候,先从计算平台或者内容载体开始,有了这些最基础的东西,才能有它们之上的业务层的机会。我们现在已经发展到了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最近特别火的移动直播非常有可能是手机这个平台上最后一个全新的内容平台了。
最近有很多知名的SNS或社交应用开始做直播的功能,而非常有趣的是,移动直播应用的鼻祖Meerkat却在前段时间宣布放弃他们最初所尝试的移动直播模式,meerkat提到两点原因:一是在流量采买这一块遇到了比较大的困难,二是创始人没有办法解决 “给用户看什么” ,这个问题其实很有代表性,这些渠道、做直播的应用自身没有太多突出的价值在里面,反而是做好内容会有大的机会。什么是好的渠道 我们认为好的内容渠道应该具有这样几个特点,一个是迅速获取流量,第二,正确处理与 内容提供者的关系,第三,具有健康的商业模式,合理的成本收益化,第四是社区氛围,给用户强的情感联结。内容渠道的壁垒其实并不高。以视频网站举例,这个行业在我国发展了十多年,经历了UGC视频的尝试,而后转向了采买影视剧版权的内容为王时代,这些年来每当我们认为这个赛道没得可做了,总会有新的玩家携大量的资金或者内容版权杀进来取得行业的一席之地。
我们来看 b站,就从放一些动漫视频在网站上这一点,和其他视频网站也没有什么不一样,但是弹幕就是他特别的地方。弹幕从形式上是一种评论,而实质上是一种对内容的再创造。我们经常看到b站的用户在视频的某一个点上开始开脑洞并且通过弹幕发出来,其他的用户在他的脑洞上继续开脑洞或者展开讨论,这样在看b站上的视频时,除了原始的音频画面,还看到了很多其他用户创造的相关内容,这个感官冲击时非常强烈的。最关键的是,b站更好地聚集了这一群有能力开脑洞的用户在上面,而其他视频网站却没有做好这一点,现在几乎所有视频网站都有了弹幕这个功能,有些视频和b站上也是一样的,但是你在这上面看弹幕,它就不是那个味儿,这就是氛围的力量。在富有情感联结力的社区方面,信天创投有自己的布局:玲珑沙龙这款产品是雅痞女青年的生活分享社区,玲珑沙龙不但有非常酷的用户自产生内容,还在社区电商方面进行了很多成功的尝试。
我们相信独特的用户氛围和调性,结合稳固的商业模式,是玲珑沙龙坚实的竞争壁垒。什么是好的内容提供者 我们认为好的内容提供者具备以下特点中的一点或几点,第一,持续的内容生产能力,第二,用“互联网”的方式对用户需求的把握,第三,独特的内容价值,第四,情感联结能力,第五是内容跨界生产。我们经常说“网生内容”这个概念,什么样的内容算是网生内容?我们当提到网络音乐,网剧,网络大电影这三个词的时候,脑子里经常会浮现出这样的印象:这种内容比较粗糙,投入成本小。互联网的精神到底是什么?互联网作为一种工具,做的是流量或者用户批量获取,内容、商品或者服务的批量分发,它工作的方法论,是用最小的成本,用最快的速度迭代,找到用户需求。好多“网生内容”仍然是一些人闭门造车生产内容,通过网络的形式宣发出去,离所谓的网生内容差得比较远。
我们这里举一个例子,信天创投投资的“热拉”是一个女同社交平台,去年热拉拍摄了一部网剧叫“热拉帮”,这部作品从名字到其中的很多剧情、很多梗都是热拉这个平台上用户提供的甚至是真实发生的,连这部剧的很多演员都是从热拉的用户里选拔出来的,这样的内容生产是真正的从用户中来到用户中去。我们不是说一定要完全照搬这种形式,而是说至少要通过某种手段,无论是数据、用户众创还是互动形式,做到较准确地满足用户的内容消费需求。内容的跨界也是我想着重强调的。
娱乐行业有一句老话叫 “唱而优则演,演而优则唱。”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原因是我们认为在高频内容的消费领域,一个内容产生者或者一个内容,它能够从一个载体延伸到另外一个内容载体,第一个好处可以丰富原本粉丝内容消费的维度,给大家更好的感官的冲击力;第二,内容生产者或动容通过这种方式,非常有可能获得另一个载体里面的粉丝,极大地扩展粉丝量。例如现在我们发现了很多歌舞偶像团体里面开始出现具有电子竞技才艺的成员,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游戏题材的影视作品。游戏作为一种高频内容载体,它可挖掘、可供跨界的潜力还很大。跨界这个话题里面有很多机会。什么是好的居间机构 居间机构这个角色至少应该有两个特点,一是提高整个行业的运作效率,第二,如果是上游的人才,或者是内容的供给出现明显不足的情况下,它们可能需要承担一定的培训、教育工作。
我举两个例子,一个是 SM 娱乐,其实它并不能说是一个居间机构,这里只说它的一部分业务。以SM娱乐为代表的韩国练习生体系,从十几岁的时候就把歌舞演艺的苗子吸纳进来,经过三年左右的培养,非常残酷的训练和考核,选拔出最出类拔萃的人才,将他们组成团体打造上市。韩国这样做有他的理由,韩国的市场比较小竞争十分激烈,如果不努力提高人才质量就会输掉竞争。而中国是另外一个状况,中国歌舞演艺界的技能整体上还不扎实,从最近的某些歌曲类综艺节目直播“见光死”就可见一斑。在这种情况下搞只去粉丝经济显得有些急功近利,踏踏实实做好人才建设和储备才是根本,当然这需要资本和企业都有充足的耐心。另一个例子是CAA。这个公司非常有可能在今后一段时间被人更多提到,它是美国影业发动机一样的存在。
以CAA为代表的这类公司是经纪公司,它们签约编剧,导演和演员等等角色,帮助这些角色做职业规划,在行业里获取更好的项目机会等等。不仅如此,CAA 还会将自己旗下的编剧、导演、演员等角色搭配好,进行打包售卖,它拿着已经具备雏形的影视项目去找制片方,并且保证各个角色档期互相匹配和以及项目质量过关等等情况,使得在影业中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极大提高行业效率。在国内符合上述特点的居间机构还很少,我们认为这里存在很大想象空间。
还有一个存在机会的领域,就是全新的亚文化除了在前面提到的屌丝恶搞、游戏电竞、二次元以外,我们没有找到一个特别明确能够探知的可以走向大众化的亚文化形态,我们经常在谈到下一波亚文化的时候会提到 00 后早恋吧、00后相亲吧等,但娱乐化的因素居多。哪里会延伸出来有情感联系、有商业价值的东西,我们不知道。这里需要持续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