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资讯
阅读障碍者创业成知名书店老板 从不卖教辅书
2017-05-09 14:26  浏览:343
 点击进入下一页
毛继鸿
在广州,毛继鸿的名字对很多人依旧陌生。但如果说“方所”书店和“例外”服装店的老板,很多人会“喔”的一声,“原来是他”。
时至今日,毛继鸿的书店和服装店品牌不仅站稳了广州市场,还把版图扩张到了北方。毛继鸿觉得,自己当初选择来广州是非常正确的,广州宜居、宜创业,也只有这座城市,可以把他的创业激情一直保持了20年。
48岁的毛继鸿希望,在广州这座城市,他能为我们下一代的阅读和教育,建起一个更有意思的书店。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丹阳 视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晓溪
在咖啡厅接受采访时,48岁的毛继鸿,光头,戴圆形眼镜,更像哲学系教授而非“老板”。他穿白色休闲西装,皮鞋配红底白色心形的棉袜,说自己不只穿自己牌子的衣服,“因为我还没那么自恋。”
2011年,书店刚成立时,曾被认为是“烧钱之举”。彼时,传统书店一个接一个倒下、萎缩,毫无开书店经验的毛继鸿,却选择在广州高端商场太古汇开了一个占地1800平方米的书店。如今,书店年客流量达200万,书店已开始盈利,北上扩张,在成都、青岛、重庆开了分店。
从不卖教辅书
有意思的是,虽说成了书店老板,但毛继鸿小时候就有阅读障碍症。他感觉有文字的书总也翻不完。初时,他连寥寥数语的小人书都看不下来,但这并没有影响他对于书籍的兴趣。
毛继鸿生长在岳阳一个小镇的公务员家庭,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上面有哥哥姐姐。父亲是转业军人,曾当过新华书店的管理员。为了买书,他只能省下早饭钱。在那个年代,拥有300多本小人书在同龄人中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初中时,他开始喜欢看武侠小说。让他引以为豪的是,当年整个小县城只有两套完整的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一套在他舅舅家,一套是他的。他成了同学们要看这本书的唯一“途径”。
原本一套书是上中下册3本,却被他拆成了6本,方便借给更多人看。
他的老家至今还留着一个藏书本子,本子上列了书的价钱,登记谁借了。“自己看了很好玩。”毛继鸿说,这可能就是他开书店的雏形。
毛继鸿常对人说,书店是自己的另一个小孩。因此,他开书店的一个私心是,让小孩带着父母来重新学习。
在毛继鸿眼里,为了孩子,他可以把书店打造得更有意思。书店里,从不卖热销的教辅书。
初来广州工资刚抵房租 从小学习西方绘画的毛继鸿,光考大学就考了4年,换了几个专业,才上了大学。
20世纪90年代,毛继鸿从北京服装学院毕业后,在老家待了一段时间,就怀揣着500元下广州。
在那个年代的广州意气风发,毛继鸿记得,走出广州火车站,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广告设计公司,第一个月工资是600元。
但他在广州租房的费用也达到了600元。一个北大毕业的广告公司同事对他说:“哥们,我们一定要住在五羊新城。钱以后会慢慢赚回来的。”
当时的五羊新城,在毛继鸿眼中是广州“最牛叉的地方”,“如果你打车跟人说住五羊新城,别人都会高看你一眼。”
随后,毛继鸿成为了广告公司的核心创意人才,并将做广告公司的第一桶金用来实现理想——建立自己的服装品牌。
欲保留农林下路老店
服装品牌“例外”由毛继鸿和马可于1996年在广州创立。
毛继鸿最近在忙的事,是争取保留广州农林下路这个品牌的第一家服装店。“‘百年老店’总得有个店址,人家会问老店在哪。”
1997年玩蹦迪的年代。毛继鸿还记得,当时他的朋友圈里有摇滚乐手王磊、有创办《新周刊》的孙冕,一群文艺青年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
“他们天天在莺歌燕舞,我不能喝酒,也不泡酒吧。就去蹦迪,疯狂一下,毕竟原来我也是摇滚青年。”毛继鸿说。
农林下路店开业那天,毛继鸿请王磊过去帮忙打碟,然后模特走秀。他记得当王磊走进店铺的帷幕后,发现上面挂着很多生活用品时,就说:“哥们,你怎么把我们天天在说的事情给干出来了。”
“梦想与实现力都非常重要。”毛继鸿说,这就是他的服装品牌为什么能做到现在。创业需要激情,“在广东的好处是,这里一直帮助你保有这种激情。”
“该pass就pass”
“该pass就pass。”毛继鸿说。人过了四十岁后,很多事情都要学会去面对,有一件事对他触动很大,甚至他从没对家人说过。
毛继鸿四十多岁时才有了自己的孩子,一次,女儿高烧40℃,他带她去医院看病。突然间,身旁一个和他女儿一般大的孩子就去世了,医生推着一个铁皮棺材进来。“我老来得子,看到铁皮棺材的感觉很难熬,但从那时候开始,改变了我对生命的态度。”
再一次对生命的思考,是前年父亲重病,他在做生命的最后挣扎。
“父亲是家里的一座山,那座山倒了,你得挺过去。”毛继鸿说,去年父亲走了。慢慢地,他学会面对死亡。
对话
书店是我的另一个孩子
广州日报:做了服装20年,为什么要去开书店?
毛继鸿:书店是一个更有文化抱负和情怀的地方。我开这家书店还有一个私心,就是书店可培养小孩的阅读习惯,还能让孩子带父母重新来阅读,重新学习。
我的第一个小孩跟我的书店都是2011年11月降生的,我把书店看成是自己的小孩。我跟女儿说这是她的弟弟。她的成长就是书店的成长。
现在她5岁多,一星期会回到书店一两次,现在她很愿意挤到小朋友的读书群里去,自己挑,自己阅读。每天,妈妈都会给她读两三本书,现在读了将近有500多册。
我在书店看到20多年前的朋友带着小孩来,很多人已经十多年没碰过面,却在书店碰在一起。
广州是我实现梦想之地
广州日报:你是湖南人,在北京上学,当初为什么来广州?
毛继鸿:因为当时广州的资讯、知识、开放度是全国最好的,产业环境也特别好。思想的开放度、思维的活跃度和产业实现的能力都很高。
广州日报:广州在你心中是一座怎样的城市?
毛继鸿:广州是我实现梦想和创造力的地方。广州不仅是一座宜居的城市,广州蓝让人引以为豪,也有良好的人文基础和成熟的制造业。广州人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理解,比如每月初一、十五、节假日的祭祖,还有广式美食等。
广州日报:你的书店成立时,很多书店在倒下,你怎样定位自己的书店?
毛继鸿:当时我希望是创作者的家和港湾。感触很深的一件事是,书店成为了市民们愿意去的地方。很多人拉着行李箱过来买书。
广州日报:书店有盈利吗?
毛继鸿:我们当初的预算是打平,现在已经有盈利。广州的书店一年平均下来有200万客人,我们的图书一年销售上百万册。
发表评论
0评